大愛手行愿服務-大學青年社團的回顧與前瞻
5月6日隨師到花蓮行愿,晚上到慈濟大學為教職人員、學生做大愛手;服務結束後,在碧蓮師姊的介紹下,慈濟大學國際事務組陳志強組長,因在FB專欄看到元智大學大愛手服務社的專頁內容與各項服務活動報導,希望有機會在慈濟大學組大愛手服務社團,護持海外留學生。
受到慈濟大學教職夥伴心愿的感動,昱彣了悟明白大愛光與大愛光老師的慈悲;從此次慈濟大學的行愿服務,感受到青年社團的法流演繹,開始接續之前的平台,邁向新的里程碑。
昱彣在2008年1月進入和氣大愛,體認到大愛光之法與行愿服務對青年的重要與影響;於2008 年年初,在學校積極接引青年,並於當年6 月,在所任教的學校與接引的青年成立大愛手服務社團。
2008年11月,感謝交通大學陳致嘉老師的熱忱籌畫、新竹北陳玉梅師姊的成全,與大愛光老師對青年的慈悲玉成,三所學校——交通大學、新竹教育大學、大華科技大學——的師生與教職員,在竹北的「可園」,參與了一場大愛手受傳與研習的盛會。
因這場殊勝的機緣,昱彣班上三分之一的學生受傳了大愛手,之後社團學生也陸續受傳。經過幾年的社團運作與服務,學校的老師稱讚習得大愛光之法的大學生是如何地與眾不同:有朝氣活力、上課不遲到早退、不會昏睡、學習態度積極、學業表現優良;更令人稱羨的是,產出了許多社團幹部與領袖。
接著,2011年4月30日 和氣大愛校園活動—–佛光大學「自我療癒工作坊」大愛手、立如松體驗活動,經過機器設備的檢核與實驗,具體的數據更顯現出大愛手療癒的殊勝效果。
於是從2011年開始,和氣大愛青年、桃園青年與護持者,在元智大學積極地接引、開課、舉辦活動與護持。2011 年 9 月 14 日,由當時在元智大學就讀的蘇予萱師姊與接引的夥伴,一同提出成立大愛手服務社團的申請,昱彣是社團的指導老師;之後的社長是元智大學學生會會長林鈺樺師姊,在鈺樺師姊與青年夥伴的推廣下,建立了FB粉絲專頁,設立定點服務,舉辦了許多重要的活動與行愿服務。
2014 年後,此兩所大學大愛手服務社團沒有繼續經營的原因與需求說明如下:
1.資源結合之需求:經營服務性社團須與當校資源,以及和氣大愛資源結合,才能發揮最大成效。
2.固定護持人力與玉成:青年團無固定入校護持之人力,以及學青護持者玉成與水位不足。
3.課程結構與教材:當時尚無完整的尋光階課程、青年學程課程、階梯課程或特色課程與合格講師。
4.青年出版品與文宣品需求:青年喜歡參與讀書會,閱讀相關書籍與文宣品。
5.一代接一代的傳承:服務性社團的發展會以服務學習與行愿為主,因而疏忽了青年的日常修煉態——轉換氣質、修心化性、提升素質、做主題功課、修煉上路。當傳承結構與續航力減弱,玉成不足時,社團成員、社長與指導老師會有傳承與接續的困難。
6.大學社團推廣規畫與實證:大學校園內身心靈健康社團需要推廣與落實。
昱彣從2008 年到2014年護持青年與青年社團七年,當時因故暫告一個段落,覺得遺憾與自責;然接續的七年,2015年至2021年,法脈整體持續地推進,在大愛光老師的帶領下,有明確的學程、教材、講師、主班團隊,以及堅強的青年護持團隊,今昔大不相同。
而且,玉成青年能自醒、自立、自了到成為青年領袖,已是一條完整、容易走通的道路;慈濟大學期盼成立大愛手服務社團的到來,了悟接下來的七年,必能在青年校園水銀瀉地傳光,與實證大愛光之法。
2021.05.06(四)花蓮慈濟大學
桃園 0801 陳昱彣